*亚洲人本研究院:我们想让这个世界好一点点

亚洲人本研究院的 Logo

亚洲人本研究院的 Logo

亚洲人本研究院简介

亚洲人本研究院的英文全称为 The Person-Centered Institute of Asia(PCIA)。我们的法律实体注册于香港。它是一家面向全亚洲的以人为中心机构。PCIA 的微信订阅号目前由卡尔罗杰斯(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托管。本文内容:1. 愿景 2. 具体项目介绍

我们想让这个世界好一点点

去年秋天,我和 Annzo 去芝加哥拜访我们以人为中心的老师们。某天下午我们和 Margret Warner 坐在一起聊天。我们问她:“为什么以人为中心社群里有如此高比例的同性恋?” 她说:“因为上个世纪 50 年代,卡尔罗杰斯的咨询中心是全北美唯一一个不把同性恋当成疾病的地方“。当她说出这句话时,我的内心像被什么东西击中,整个人忽然沉进一种说不清的空旷和被深深接纳的感动里。那一刻,我仿佛望见了半个多世纪前,那些在主流社会里被排斥、被异化、被当作“病态”的人,终于有了一个不必伪装、不被羞辱的空间。这不是我第一次被这样深深打动。几年前,在世界人本大会(ADPCA 大会)上,当年罗杰斯“世界和平项目”的负责人、九十多岁高龄的 Gay Leah Barfield 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我们的一个会心团体里,来了一位前纳粹军官,和一位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一开始对对方怀着永远不可释怀的憎恨。但是一周的会心团体结束之后,他们深深地爱着彼此。“当时会场一片寂静。是什么力量,让仇恨能够化解,让伤痛能够疗愈,让两个本应势不两立的人能够彼此相爱?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以人为中心方法的核心。这个问题似乎有太多不同的答案,但所有答案里不曾改变的,一定是那种对人深深的尊重与信任,一种把人当成人的态度。用人的方式对待人,用生命的方式对待生命,这并不太容易。在当代中国长大,我不太体会得到人被允许成为他自己究竟是怎样一种感受。一个人不是拥有自我定义的权利,而是被考试分数,婚育与否,行为规范,财富多寡,地位高低定义。几十年来,尽管经济腾飞,但‘不把人当人’的现象越演越烈;追逐风口的人潮中,总有人被无情甩开。

Image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因为考试成绩很差,被英语老师当众评论:“你的父母生了你这么愚蠢的孩子,真是他们的耻辱。” 我时常想象,如果我今天是一个小学老师,遇到一个成绩很差的孩子,我也许会拍拍他,告诉他:“你考得不好,我知道你已经很难过了。真的很不容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会在这陪你。你很重要。” 当我们的社会把人当成达成某个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的时候,人无法成为自己,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态度也即充斥着残忍而非柔软和温暖。

我们生活在一片充满了深重历史创伤的土地上。那位羞辱我的英语老师,也并非天生即怀有恶意。只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未曾给她一个温和的土壤,让她能够深深地成为她自己。当我在咨询室里面遇见一个又一个因为环境贫瘠而无法成为自己的来访者的时候,我渐渐理解为何罗杰斯在人生的后半程,把兴趣从心理咨询转向了更大的领域。因为如果不改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永远只能做一些被动的补救。而如果我们能影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点点,让他们能多一点点空间作为他们自己而存在着,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就会改变一点点。当一个社群有空间让每个人都是他们自己的时候,这个集体就会自然生发出包容差异的韧性与珍视人性的温度。

Image

这就是亚洲人本研究院的愿景。以人为中心方法从来都不仅仅一种心理咨询的模式或者技术。它更像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对生命与人性的根本看法。它承认每一个生命都自带无可取代的价值,无论它呈现何种样貌。我们怎么样对待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就怎么样去对待一个身处逆境的人;我们怎样看待一个和我们生活背景相似的人,就也那样看待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关的人。人性中有那么多的光亮与可能性,我们想让它们被温柔地看见。我时常想起罗杰斯上世纪 60 年代在种族问题、冲突调解、教育解放上所做的努力。如今,我们希望在亚洲地区重新找回这种精神——不只是在咨询室里,也要在更宽广的社会与文化层面扎根。而阅读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来。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亚洲人本研究院的项目和运作方式,以及每个人可以如何参与进来:

目标一:链接亚洲地区以及全世界的以人为中心社群

项目:亚洲协会、亚洲人本大会、以人为中心亚洲期刊、圆桌论坛

介绍:

我们目前已经跟日本和越南的代表建立了联系。未来,我们会继续与更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社群建立联系。我们预计在一年内开办一次亚洲人本大会,提供不同语言的工作坊、会心团体和论坛,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以人为中心实践者有机会在一个亚洲本土的会议上交流。我们计划举办一次或多次圆桌论坛,邀请不同国家的以人为中心实践者针对某项当今迫切的议题进行交流。我们计划在 3 年内成立亚洲本土的以人为中心学术期刊。

另外,我们已经与以人为中心世界协会(PCE-World)取得联系。世界协会将会筹建一个工作小组,支持我们创建以人为中心咨询与治疗的亚洲协会。亚洲协会将承担训练项目认证、咨询师注册与认可、执业支持等功能。

你可以如何参与:除了报名参加大会、论坛,以及在未来向期刊投稿以外,我们欢迎大家加入作为我们这个板块的志愿者。作为志愿者,你将在一个秉持以人为中心理念的团队中亲历这些项目的建立过程,获得经验、支持、额外的资源。我们乐意给志愿者提供所需的志愿工作证明和推荐信。

目标二:支持个人与组织的想法与创意

项目:人本孵化器项目、联名项目、内部基金会

介绍:

我们将在亚洲人本研究院(PCIA)成立一个内部管理的基金会。PCIA 会从旗下所有的盈利项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注入这个基金会,同时接受捐赠。基金会将会持续保持信息公开以接受监督,基金会的财务报告将会定期向大众公布。

基金会将为人本孵化器项目提供资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只要有符合以人为中心价值观的想法(无论是留守儿童关怀,还是心理咨询或女性主义的工作坊,亦或是某项研究 )即可申请获得 PCIA 的支持。PCIA 将根据实际的资金与资源状况,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人员支持、资金支持、项目督导、国际联系等方面的支持。申请的项目无需非常宏大,它甚至可以仅仅是一位独立咨询师想要为某类弱势人群提供一段时间的免费咨询,但需要额外的资金来支持因此而损失的收入。

孵化器的项目也可以是盈利性质的(例如某个咨询师想要做收费的会心团体或工作坊)。我们会对盈利项目提供同等的支持,同时收取项目利润的一部分用于支持 PCIA 的日常运作,以及进入基金会以支持其他非盈利项目。

你可以如何参与:你可以作为个人或者组织申请项目,也可以给我们的基金会捐款,亦或是成为我们孵化器项目的志愿者。

目标三:支持以人为中心咨询师的学习和成长

项目:亚洲协会以人为中心咨询师注册系统与项目认证体系、以人为中心年度12场讲座、以人为中心咨询 2 年系统培训、以人为中心咨询基础入门课、以人为中心团体督导、会心团体等

介绍:

我们将在亚洲以人为中心协会中设立咨询师注册系统与项目认证体系,为以人为中心咨询师的执业和发展提供某种“背书”和组织保障。另外,我们将开始筹划建立一个完全符合以人为中心原则的 2 年长程培训。更近期的项目为以人为中心咨询基础入门课,会心团体、团体督导等。这个板块的盈利项目均会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至我们的基金会,以支持我们的非盈利项目。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年度12场讲座“项目,请期待后续发布更新。

你可以如何参与:参加我们的课程和培训、在未来加入作为亚洲以人为中心协会的会员、了解未来将上线的注册和认证体系,并与我们沟通和提供意见。

目标四:教育、人际、冲突调节等咨询专业领域之外的工作

项目:倾听实验室、教育项目、调解员项目,以及未来将会产生的更多项目

介绍:

我们将筹备倾听实验室项目,既面向非专业人士也面向心理咨询专业人士,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倾听的力量。我们将发起新式教育项目,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与学校或教育社群的联合来促进自由学习的发展。我们将发起调解员项目,发挥以人为中心方法在冲突调解方面的优势和传统,通过培训调解员来支持发生在社区之中的各类冲突。

你可以如何参与:参加我们的项目、加入作为志愿者、提供新的项目想法,或给我们提供反馈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