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至 2025年12月28日
地点:在线
以人为中心方法让人困惑
每次写点什么,觉得最别扭的就是这个名字。心理咨询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本”这个学派,很多咨询师认为这是他们工作的基础。然而人本(humanisitic)又是个如此宽泛的概念,它其实可以用来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叙事治疗、存在主义心理学,甚至是佛教。一般来说,只要某种思想认为人有成长的潜力,重视人的主观体验,强调自由意志和责任,认为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这种思想就可以被宽泛地称为人本。所以人本其实是个过于宽泛,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没什么价值的词汇。它就像是我们把某种聪明的四肢哺乳动物叫做”猪“,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只猪?“
严格来说,如果一个咨询师认为自己同意卡尔罗杰斯的理论,并且认为心理咨询的关键在于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接纳,咨询师自身的一致性,以及在关系当中把共情和接纳传递出去,那么这个咨询师所认同的就不仅仅是人本这种哺乳动物,而且是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 这只具体的猪。
有时以人为中心治疗真的很让人困惑。卡尔罗杰斯的一些行为常常被人笑话。比如,行为主义大师斯金纳在一次会议上与罗杰斯交流的时候就编了一个故事来揶揄他。他编说罗杰斯出去打猎,打中了一只鸭子,非常高兴。等他走过去准备捡起那只鸭子的时候,另一个人走过来,坚称那只鸭子是他的。斯金纳形容道:“罗杰斯博士很认真地看着那个人,说嗯嗯,你觉得这个鸭子是你的。“
这些显然是玩笑的故事倒也反映了人们对以人为中心方法的看法。很多人觉得这个方法看起来如此不可理解。比如,为什么你看起来仅仅是在重复来访者说的话,这样就叫咨询,这样就够了吗?以人为中心方法的概念也让人难以理解。很多人问我,如果咨询师要”真诚一致“,那么如果对来访者不耐烦,讨厌来访者的时候也要真诚地表达吗?亦或是咨询师真的能让来访者完全了解自己的故事、态度、想法吗?万一这些想法让来放者受伤呢?
还有人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概念感到困惑。更久以前还有这种误解,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要无条件地关注那些积极的方面。最近这种误解似乎少一些了,但开始有更多人怀疑:无条件的爱真的能存在吗?或是:心理咨询需要付费,这不就是有条件了吗?对共情的困惑也不少。例如我督导的咨询师很常问我,我实在实在没法理解这个人,怎么办?也有人觉得,共情让自己非常疲惫,无法持续。
我越来越觉得,这些问题不太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解决。比如那些关于“共情就够了吗?”的困惑,如果一个人了解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整体脉络,就会知道,共情只是 6 个充分必要条件中的其中一个条件,所以只是共情当然不够。那么其他的条件都是什么?什么才够?那些条件都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都是环环相扣,无法单一解答的。这些问题可能需要通过一个系列讲座或是较为全面的入门课程来解决。
以人为中心一年12场讲座
报名方式:
发送邮件:info@pcia.asia
上个月,我回国度假,和 Annzo (张亚琳)在深圳的某个小广场上看别人跳广场舞,然后就突然决定要做一个项目,比较系统地介绍以人为中心方法,回答一些常见地问题。我们设想了一个持续一年的系列,名字就很随意地叫做“以人为中心一年 12 场讲座”。既然是讲座,而不是完整的课程,就没有那么多要求。我们希望这个项目的参加者可以自由一些。可以从第一场就开始听,也可以从中间开始听。我们会给每场讲座录像,这样从中间才开始参加的朋友也不会错过前面的内容。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解答一些常见的困惑,如果因缘具足,也许让一些人产生对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兴趣,从而想要更深入的学习。当然,也可能我们的项目做得很糟糕,让人对以人为中心方法更加困惑或者厌恶。虽然不否认有这种可能性,但那不是我们的本意。
这 12 场讲座中,我们只确定了 10 场的明确主题。其中有 2 场讲座是“神秘主题”。我们会根据届时拥有的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以人为中心理论家、实践者来演讲,或是做成会心团体的形式。当然,也可能我们到时无法完成上述的任何一项,只能维持原有的讲座形式。这些都有可能。
以下是这个项目的详细介绍:
频率:每月一次,一共 12 次
形式:腾讯会议在线进行,每次 2 小时
价格:单次参加为 100 元一次。一次性报名所有讲座为 800 元参加所有讲座 (相当于 6.6 折)。由于懒惰,不想做复杂的计算,所以如果单次参加了某几场讲座后,想要一次性参加剩余的讲座,依然按照 800 元来收费。参加者可以自行计算怎样更加划算。
参加期限:因为每一场讲座都有录像,所以参加者可以在任何月份选择报名所有讲座,依然享受 800 元所有讲座的价格。
其他建议:我们的讲座互动性很强,讲者会时不时停下来与大家交流。所以我们鼓励大家直接打开麦克风或摄像头进行交流。如不方便,也可在文字中交流。
一月:25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什么是人本?什么是以人为中心?
这场讲座我们会介绍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历史脉络和理论脉络。我们会谈到以人为中心方法的起源和发展。我们会概略性地介绍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咨询理论、人格理论,还有咨询理论与人格理论之间很独特的张力。
二月:22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什么叫一致性?一致性就是真诚吗?
这一讲,我们会澄清一些常见的误解。我们会区分以人为中心咨询理论中一致性的概念和社会意义上的真诚透明、实话实说、不撒谎等的区别。我们会提到一致性并非一种技术,也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内在的状态。我们也会谈及如何提升一致性的问题。
三月:22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共情
这一讲,我们会深入共情这个概念
四月:26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无条件积极关注与六个充分必要条件
这一讲,我们会深入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个概念。我们会澄清关于“无条件”和“积极”的常见误解。 同时,我们会涉及六个充分必要条件中的剩余三个条件。我们会谈到为何有时虽然咨询师具有共情、一致性、无条件积极关注,但难以将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传递给来访者,心理咨询也不会成功。
五月:24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神秘主题
在神秘主题月份,我们会根据届时拥有的资源,邀请别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家、实践者来进行分享,或是举行会心团体,或保持原有讲座形式。具体形式和主题将会提前一个月通知。
六月:21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非指导性与伦理原则
这是一个比较深入的主题。我们来探讨充满争议的非指导性原则,以及为什么非指导性原则是一种伦理上的立场,而非仅仅有关有效性。
七月:26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关系、关系、关系
这一讲,我们会从以人为中心方法的视角来看咨询关系。我们会提到心理咨询关系是一种带有限制的真实人类关系。我们会提到工具性的关系和非工具性的关系。
八月:23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暴露与多重关系
以人为中心方法怎么看待自我暴露和多重关系问题?和主流的看法是否有什么区别?
九月:27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以人为中心督导
以人为中心方法怎么看待督导这件事?和别的学派有什么不同?督导和咨询师的个人咨询有什么区别?
十月:25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以人为中心的咨询设置
在不同的咨询设置中怎么实践以人为中心方法?包括时间、频率、咨询外的联系、家庭咨询、伴侣咨询。
十一月:22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神秘主题
在神秘主题月份,我们会根据届时拥有的资源,邀请别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家、实践者来进行分享,或是举行会心团体,或保持原有讲座形式。具体形式和主题将会提前一个月通知。
十二月:27 日 周六 上午 9 点-11 点
以人为中心方法的拓展与复盘总结
以人为中心方法适合所有人吗?只适合轻微心理问题,还是也适合严重心理问题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们会介绍以人为中心方法中专门为严重心理问题创造的方法“先期治疗”,以及讨论一些严重的案例和 以人为中心学者Margaret Warner 在精神病性来访者方面做出的独特贡献。